最近看了動畫片《Turning Red》(香港譯名:《熊抱青春期》,是很容易消化又輕鬆的成長主題電影。根據創作團隊的說法,小熊貓來自中國,紅白相間的毛色像加拿大國旗,剛好代表主角加拿大華裔少女 Mei 的身份。小熊貓很黏母親,卻又獨來獨往,我覺得這樣挺像對外界距離飄忽不定的青少年。有趣的是,小熊貓懶懶散散老愛睡,又愛吃不夠營養的竹子,就像愛睡愛吃薯片的青少年。
導演石之予當年就是在加拿大成長的華裔少女,她將自身經歷投射在電影裡,把青春期形容為「人生中很動盪的一段時間」。
電影女主角 Mei 正值13歲,佇立在這個動盪期的起點,很多事情和情緒都是初次經歷,例如情緒失控時,會變成一頭比成人高的小熊貓,將滿腔躁動不安化作對母親的吼叫;例如想親身到男團演唱會追星,決定利用自己小熊貓的模樣賺錢買門票。
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其中一個很有名的理論是「心理社會發展論」,他將人生分作八個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階段,若然發展得不夠好,便會產生身分危機和影響心理健康。正值青春期的階段任務是「自我認同」,青少年開始認清自己的身分,並確立價值觀和自我認同感。與外界搭建關係橋樑時,他們更重視朋輩圈的親密度,並渴望遠離父母的掌控。
Mei 不想偏離母親「乖女兒」期望,卻漸漸由順應轉向叛逆。
電影其中一幕是 Mei 終於有機會和小熊貓分裂,一人一熊在同一個身軀鬥力,各自朝著相反方向前進以脫離對方,但回憶走馬燈播起了 Mei 和朋友耍白爛的模樣,真摯的友情令 Mei 動作一頓,放棄了人熊分裂,她決定要和內心這頭小野獸共存。這幕很快就帶過,卻令我好感動,好羨慕她捨身涉險的勇氣,不顧母親和長輩的反對,當下沒有一絲遲疑,滿懷信心接納了內心的獸性。好懷念這種率性而為、不顧一切的青春期。
和內心動物共存了,怎樣和平相處?
餵養好的那頭吧。作家韓麗珠引述《生的奧義》,提到每個人心裡都住了一頭白狼和黑狼。白狼是愛的化身,強大而穩定,不受外界所傷害。黑狼充滿恐懼,因此自私、滿懷怨恨和容易發怒。她形容此城的黑狼在前些恐懼的氣氛下,「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迅速地長得很壯,因為人們把自己身心內所有的養份都輸送給黑狼。」她覺察到內在非常瘦弱的白狼,「答應牠每天都以感恩生命和自然給予的豐盛,作為給牠的食糧。」
佛學大師一行禪師亦有相似的心法,「我們內心存有怒氣的種子,也有愛與慈悲的種子。在我們的意識裡,有許多負向的種子,也有許多正向的種子。做法是,負向的種子別去澆水,找出正向的種子,每天澆水。」他認為內心波動紛亂的情緒如同老虎一樣難以馴服,人要好好管理情緒,疏導憤怒、馴服恐懼、滋養愛。「怒氣來時,別壓抑好好接待,輕擁入懷。」
若然猛獸兇猛如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的孟加拉虎 Richard Parker,不加以馴服和控制,牠會壯大到呑噬人性,亦即是被與生俱來的慾望和吃人的獸性呑噬自己。Pi 不是戰勝了獸性,牠是與獸性共存,猛獸激發他在絕境的強烈求生慾望。我們未必跟 Pi 一樣吃人(我相信他就是那頭猛虎,吃了廚師和母親),但一定產生過惡念,甚至邪惡得意想不到,冥冥中在意識播下負向的種子。我們試試平靜下來,拉住內心那頭猛獸,不要將惡念付諸行動,「當心生小念頭,別下手,挫折恐懼明天會走。」
Mei 很勇敢率真,她的青春期開了一個好頭,她尋找到自我,接納了自我。然而在人生之後的章節,她如何與小熊貓和平共存,好好馴服會傷害自我和他人的獸性,是我們這一生持續學習的課題。
延伸推介:
一行禪師《馴服內在之虎》
好青年荼毒室【哲學係咁傾】ep.6 尋找自我